时间:2023-06-04人气:作者:编辑-程咬金
豌豆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食物,喜欢吃的人也是非常多的,而同时豌豆营养价值是很高的,那么我们便要了解一下豌豆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?豌豆的营养成分?
豌豆不属于一种发物,所以如果对豌豆不存在过敏的情况,则可以正常的进食豌豆。
豌豆的营养价值:
1、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。因为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,尤其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,这些蛋白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,也可以提升人体的康复能力。
3、有助于胃肠道的健康。豌豆中含有粗纤维,可以促进大肠的蠕动,能够尽量让大便顺利地从人体内出来,清洁大肠里面的毒素和垃圾,让人们尽量远离便秘的困扰。
豌豆的食用禁忌:
1、不宜长期大量食用。豌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,不易消化,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等。而且在加工会加入明矾的,所以大量食用的话,会使我们体内铝的含量增加,对我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。
2、甲状腺病变人群尽量少食用。由于豌豆含有5-乙烯-2-硫氧氮五环,一种致甲状腺肿的物质,甚至能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。
3、脾胃较弱者尽量少食用。如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幼儿和脾胃较弱老人。他们可能难以消化豌豆中的高淀粉和蛋白质以及豆荚的粗纤维。
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,可以分解亚硝胺,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。另外,维生素C还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在换季又容易感冒的时节里,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抵抗感冒。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,所含的止杈酸、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,具有抗菌消炎,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。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,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,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。因为它一般从食物中摄取,不会产生毒副作用。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,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,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鲜豌豆的营养丰富,每100克含蛋白质7.2克,热量80千卡,相当于同量豆腐的营养价值。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很高,如维生素B1(0.54毫克/100克)是豆腐的18倍,维生素B2和维生素PP分别是豆腐的2.5倍和14倍,还有较多的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及无机盐等营养成分。富含赖氨酸,这是其他粮食所没有的。赖氨酸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氨基酸,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,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,能促进人体发育、增强免疫功能,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。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,可以分解亚硝胺,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。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,所含的止杈酸、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,具有抗菌消炎,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。
根据荚果特性,可分为硬荚豌豆和软荚豌豆,软荚豌豆又进一步分为荷兰豆和甜脆豌豆。扁荚肉质层薄的软荚豌豆称作荷兰豆,豆荚短棍棒状或手指状且肉质层厚的软荚豌豆称作甜脆豌豆。根据花色,可分为白花豌豆和紫花豌豆;根据种皮颜色分为白豌豆、绿豌豆和褐麻豌豆;根据种子形状分为圆粒、扁圆粒、凹圆粒和皱粒豌豆;根据种子大小分为大粒(百粒重>30克),中粒(百粒重20~30克)和小粒品种(百粒重<20克)。根据复叶叶形可分为普通、无须、无叶和簇生叶四类。具有普通复叶和正常托叶的为普通豌豆,具有无叶型复叶和正常托叶的为半无叶豌豆,具有无叶型复叶和极度缩小呈披针形托叶的为无叶豌豆。无叶豌豆和半无叶豌豆比普通型豌豆抗倒伏性、透光性、透风性能都显著增强,播种密度可加大50%~100%,而且易于防治病虫害和采摘青荚。
越冬种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主要的种植形式,一般利用冬闲地,特别是利用棉花收获后的棉田,既可以棉花秆作天然支架,又可达到增收养地的目的。越冬种植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,露地越冬,次年4~5月采收。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,高温来临前收获;东北地区春播夏收,一般4~5月份播种,根据需要,用小棚、地膜等覆盖也可早播。春季种植生长期短,前期低温,后期高温,因此要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品种,如赤花绢英、甜脆豌豆等,并尽量早播。